1. 首页 > 大杂烩

秦腔的艺术表演特点(秦腔的特点有华丽粗犷细腻朴实)

秦腔自古以来有哪些表演形式?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等角重唱,俗称“唱乱弹”。

秦腔是“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使人血气为之动荡”,正是缘于秦腔演唱的特色。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厚重、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制,配备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

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

各路角色的佼饺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余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坤、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肚肚满”。

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抖马、拉架子、吐火、跌扑、扫灯花、要火棍、钱背、顶灯、咬牙、转椅等。

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

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铰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架子花脸讲究做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秦腔的艺术表演特点(秦腔的特点有华丽粗犷细腻朴实)

秦腔自明代中叶形成以来,演出多以庙台、围栏等“广阔之地”为主。

据乾隆十年(1745)巡抚陈宏漠五次禁戏的微文可知,陕西各州府县节庆、丧葬、庙会、秋神报赛演戏成风,“于广阔之地搭台演唱,日唱不足,继之彻夜,男女奔赴,数十百里之内,人人若狂。”

无固定的演出场所,随着中路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等四路的出现,舞台装备了简陋的帷幔、台账、一桌二椅和桌围椅褡。

分割前后台的雕花隔扇和以“出将”“入相”为上下场门的帘子,舞台照明用吊在台口的清油盆灯。表现宫廷和民间生活以及武打所用的各种砌末渐臻完备。

剧装以明代宫服为基础,逐步形成规范。伴着角色行当的发展,化妆出现了黑、白、红、金黄等多种颜色的脸谱艺术。

秦腔的艺术表演特点(秦腔的特点有华丽粗犷细腻朴实)

清代乾隆时期以后,净角脸谱出现了粉、墨、青、红,纵横于面的复杂构图。服饰、砌末亦逐渐齐全(见乾隆年间风翔戏画)。

清代末期,西安、汉中、大荔等地,相继出现了许多戏装作坊,有了自己的设计师和刺绣工,专门设计制作具有地方剧种特色的服饰和砌末。

如西安城隍庙的“复兴白”“泰盛宫”“天福斋”等,宫廷演出所采用的一些机关布景和彩砌,也不断传到陕西。

据清光绪十六年(1890)长安大德胜班所用八副戏箱账单统计可知,秦腔班社当时演出所用戏衣、鞋帽,计有蟒袍、花岐、道袍、袖衫、都督冠、王帽、软巾等81件。

砌末有门帘、木刀、枪、云红旗等53件,装扮有口条、梢子等41件。

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不代表喵趣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845-16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