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大杂烩

记忆力训练方法(再谈学习与记忆中的间隔重复)

记忆力训练方法(再谈学习与记忆中的间隔重复)

凡是涉及到学习和记忆,绝对会碰到重复这个问题。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讲怎么重复。中国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温故而知新,他们太爱惜笔墨,不谈这个过程,多久重复,多久温故,根本无从查起。近现代倒是有一个人,丰子恺,详细记录了怎么个重复法。也可能古代人不重视这个细枝末节,在他们概念里道理我都说明白了,你还要拆解成一个一个步骤,你应该自己实践,干嘛问我呢?

  丰老师很务实,他以漫画闻名,文章写的其实极好,散淡平实一路,缘缘堂随笔很受用。他有一篇《渐》写时间,一点不输朱自清的《匆匆》。他散文没有梁实秋那种雅致,也没有汪曾祺那种烟火风趣,可他描写记叙的事,猛一看很平常,流水账一样,一下就懂,要是把这个事,让自己写的这么明白,甚至没有技巧痕迹,着实吃功夫。相貌也好,不急不躁的,圆眼镜长衫长胡子,死的却很倔犟,投河。他写过学日语的过程,一篇文章,读二十二遍。刚好是一个繁体的读字。初次10遍,一个言字旁,加一个士。第二天5遍,一个四字。第三天5遍,一个目字。第四天2遍,八字。刚好一篇文章,四天22遍。他是滚动学习的,在第二天学习新文章也是要过10遍,同时复习第一天的文章5遍。一篇新文章要四天才真正学完。滚动积累,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新东方一度有个21天gre词汇学习法,原理和丰子恺一样,不过它说是借鉴自艾宾浩斯曲线。

  艾宾浩斯啊,怎么说呢,和心理学的弗洛伊德有一拼,开创先河,影响巨大,尴尬的是,有很多谬误。伟大自然伟大,这个伟大更多是意义上的。梦的解析,啥玩意儿都和性挂钩,欲望压抑。。。艾宾浩斯的伟大,是历史上首次有个人,把数据拿出来,揭示记忆和遗忘的规律。这个人有意思,他是大学老师,貌似是助教,没工资的那种。奇葩吧。这个人自己编造了两千多个无意义音节,自己反复背诵,看看遗忘和记忆到底怎么回事。这脑洞,大,这想法,浪漫。一个中年男人,每天嘟嘟囔囔,时不时把时间标记一下。大约不是疯子也差不多了,老话怎么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一步之遥》这个电影不错,很多大长腿,听姜文事后说,请的是俄罗斯的专业剧团。我喜欢姜文的电影,尤其是一个访谈过后,他说不能忽悠观众,他们总会成长,等到他们有足够的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回头看,你TMD当初拍的是啥啊,糊弄我们呢。老艾同志艰苦卓绝奋斗了一段时间,成果出来了,一本书来讲述记忆,各种参数数据。你想想,这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你就是怀疑也得实践一下吧,整个就是他一个人的蓝海。现在看,问题大了,一个人的数据,样本不足啊。无意义音节,和现实不符啊,有一点可以确定,人的记忆整体趋向遗忘,如果不复习重复的话。他最大的贡献真不是,一个小时,八个小时,二十四小时还残存多少记忆,而是引入了一个概念,间隔重复。一直不停地复习,并非最佳效果。人家自己很清醒,很谦虚,但被国内学商给利用了。整了个复习时间,冠以最科学的称号。老艾同志要是泉下有知,也要骂一句,这帮孙子哦。。。。

  老艾提升了记忆这个理论的地位,之前记忆,记忆术都是笼统归纳到心理学领域。最早记忆术,是在宗教界里运用的,教士,拉比,神父要熟练掌握各种经。。。明朝利玛窦教士介绍过记忆术给达官贵人,语焉不详。似流星划过,没在国内掀起波澜。西方就不一样了,老艾之后的追随者,怀疑者让记忆从隐学变成显学。怀疑遗忘规律的有个人,巴拉德,这个老师让学生记忆诗歌,会背之后立马测试,过几天再测试,结果怎么样?奇怪了,当时测效果最好,第二第三天下滑,第四天又扬升了。你以为你记得,其实你忘了,你以为你忘了,其实你还记得。后来人就分析,当然是多年以后,巴拉德没名气,没光环效应,总有人会更细心,他又被挖掘出来了,原来遗忘并不是完全遵循老艾的那一套。再后来supermemo的开发者,做了和老艾差不多的事,更有现实意义和现实性。他学外语,自己把背诵时间,复习时间,遗忘率画了一个表,根据这个表,找到了最佳复习时间。

  重复是要重复的,多久重复,太频繁没效果,太久又忘了。他的软件就是从技术和数据反馈上,找到最佳复习时间。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要同一个复习频率。sm,不是拿皮鞭的那种游戏,suoermemo的简写,试图找到一个完美的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佳的学习掌握效果。anki这个软件用的就是sm的二代算法,弊病很明显,人会崩溃,虽然可以设置间隔,还是固定的。sm也是这样,它更灵活了,可也要依靠自己的真实反馈。人对自己真实太难了,熟悉,一般,快忘了,忘了,一点没印象。很难区分的,除非是经过训练的,能清晰分辨出自己究竟处于那种状态。工具,终究是工具,有的变量涉及到主观,就没法客观。但比起抽认卡,quizlet已经是进步太多了。sm实在丑陋,anki就简洁很多,受众anki是大于sm呢。针对大篇文章,一本书,一个主题,anki就被虐的死死的。背个单词,差别不大,对更广泛地学习,目前来说,sm,牛逼!

  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差别极大,这么说吧,短期看起来有效率的方法技巧,往往损害了长期记忆结果。你看学校,你还记得多少学过的东西。。。。有没有能考虑针对考试又针对长期记忆的一个时间点呢?还真有。

  一个大学针对1345名学生,在记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试验,我实在想不起来是哪个大学和哪个教授了,这不重要,结论是:如果一周后考试,复习间隔在1-2天。一个月后考试,复习间隔1周。3个月后考试,复习间隔2星期。6个月后考试,间隔3星期,一年以后,间隔1个月。常规反应,这他妈不就忘了吗?对,就是要你似忘非忘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进入长期记忆。

  当今记忆研究泰斗,比约克夫妇。他们最重要的理论,记忆失用。他们把记忆分为储存强度和提取强度。储存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提取强度却会慢慢减弱。我用人话表述一下,你记住了就是记住了,只所以忘了,是因为你把钥匙丢了。那个孙子叫啥名,怎么也想不起来了,突然某个时刻,那孙子叫那啥啥啥。扩展一下,专家和初级水平最大的差别,组块能力。

  磨力之7都晓得,一般只能记住7这个长度的东西。s b p h d s t u d e n t,让你背,一会就忘。分块,sb phd student是不是容易了。为什么容易,字母不是单独的了。分块了,分成傻x 博士 学生了。假如不知道sb phd,哪就没法组块。越聪明越聪明,就是这个原理。象棋大师可以盲下,可以复盘,新手就不行。记忆表演术,一长串数字被分割组块了,并且和已知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就那么回事。不是说很容易,而是原理简单,掌握还是很难很难的。常人脑子里不会有几百副记忆宫殿地图,专业选手就有。

  间隔重复,就是在提取线索减弱时加强一下。同时也有专门的技巧。蔡志忠三个月学日语,他也介绍过,不要单独记忆,要成串,一个随手就丢了。一串就不容易丢,实在是很聪明的大脑。遗忘不是什么坏事,写到这里,几乎就要结束了。不谈技巧,谈一下基本原则。

  睡眠,脑子不清醒,多半是睡眠不够,睡眠不够,注意力涣散,涣散同样时间效率低下,恶性循环。记忆力要好,保证睡眠,提升睡眠质量比学技巧好使。

  交替学习,人注意力,就是专业人士,也就90分钟。常规人15-45分钟。学的脑袋昏昏,浆糊一样,没什么意思。休息不只是什么不干,换个内容同样也是休息。拉拉小提琴,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都是恢复的方式。

  多样化测试,机械重复又累又没成就感。不妨做做最讨厌的试卷,趣味测试,分角色练习,竞赛。这些时刻,你的脑袋会高度集中去思索提取线索,无形中就加强了。如果知道你不知道什么,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不代表喵趣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845-16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