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大杂烩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高清(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片)

专项训练 | 中考历史地图探究题专项训练

(2019年安徽历史中考)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读图4,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高清(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片)

(1)造纸术发明前,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写出两个);东汉时(人名)改进了造纸术。(3分)

(2)从图4所示的①②③④四个传播方向中任选一个,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读。(5分)

(3)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说明了什么?(4分)



19.(1)竹木简、帛等。(2分)蔡伦(1分)

(2)答案示例:

方向③ 信息: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解读:造纸术经丝绸之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欧洲思想文化发展等。(信息1分,解读4分,共5分。答出时间、地点、路径、背景、影响等,言之成理即可)

(3)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和对外交往。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中国古代人用帛、竹木简等作为书写材料。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第(2)题,本小题需要学生识读地图。此处,考生最熟悉的当属方向②和③。例如方向③,考生先要说明该方向的含义,具体可从时间、地点、路线等方面做简要介绍。它指的是12世纪造纸术由阿拉伯人传入了欧洲。造纸术先是经过陆上丝绸之路由中国传入阿拉伯,再由其传入欧洲。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第(3)题,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传播,它反映了东学西渐,这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科技遥遥领先世界;它也表明,古代科技发明传入世界,这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科技本身的发展则离不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传播,说明了中国古代积极对外开放,这也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2017年安徽历史中考)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经历了由孤立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地球是圆的】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高清(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片)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15世纪大多数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上图中的远航路线和(填字母)就是证实地圆学说过程中的积极探索。(2分)



【世界是平的】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Windows视窗的开启、内容的数字化和网络浏览器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的交流,这是世界变平的创世纪时刻。忽然之间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和世界更多地方的更多人展开分工合作,并且分享更多类型的知识。

——摘编自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变平”的直接因素。“世界变平”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


【世界是通的】

材料三“世界是平的”,可扁平的世界却以自由流通的名义悄然完成社会分层,导致贫富分化。如何解决世界贫困问题,消除贫富差距?从人类文明史来看,“一带一路”以欧亚非大陆的互联互通复兴丝绸之路文明,以期开创共同发展和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获取更多历史干货哟





17.(1)B、D(或D、B)(2分)

(2)直接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技术的发展。(2分)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

(3)评分参考:

一等

观点正确,史实正确,能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5—6分

二等

观点基本正确,史实正确,仅从一个角度论证,逻辑基本清楚,语言较流畅。

3—4分

三等

观点不明,仅罗列史实,史论结合不当、没有论证或没有史实,语言表述不清。

0—2分

参考示例:古代丝绸之路曾是东西方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明交融。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的灾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给各国带来机遇,也加剧了贫富分化。“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契机,有利于缓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富差距,顺应了时代要求。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代表迪亚士船队航行路线,B代表哥伦布船队航行路线,C代表达·伽马船队航行路线,D代表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故B、D符合题意。第(2)问,由材料中时间信息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综合三则材料,再结合“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即可。


(2018年安徽历史中考)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高清(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战场示意图

(1)上图中A、B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和,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


(3)指出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图中所示地区政治局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出两点即可,4分)

关注公众号【统编历史课堂】 获取更多历史干货哟


17.(1)九一八事变;珍珠港事件。(2分)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答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亦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2分)

(2)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3)示例:

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变化:美国扶植日本。影响: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说明:变化1分,影响1分,需答两点,共4分。其他答案如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包围、敌视和封锁,朝鲜战争,亚洲国家独立与振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召开等,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第(1)问,观察图片可知,A处是沈阳、B处是瓦胡岛,两处发生的事件分别是九一八事变和珍珠港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2)问,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以及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两方面回答即可。第(3)问,图中所示地区主要是亚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日本的发展等相关史实即可。

 阅读历史地图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历史地图是安徽中考常见的材料。阅读历史地图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1)查阅地图标题,知道考查对象,为进一步提取信息指明方向。

(2)厘清历史地图的范围,一是历史地图本身的地理范围,二是历史地图所涉的时间范围。

(3)阅读图例,历史地图往往附有图例,即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的内容,看懂图例,才能掌握地图的有效信息。

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不代表喵趣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845-16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