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大杂烩

遂(遂溪)

遂(遂溪)

遂溪,顾名思义,“遂”遂顺,“溪”水也。根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此为遂溪得名之始。仿佛宿命中的注定,遂溪离不开水,遂溪人离不开海。遂溪人与海相搏又与海相依,矛盾而统一、坚韧地生存在这一片沿海的红土地上。一方山水滋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滋养一方民俗文化。

(一)鱼祭海祭祈福

位于遂溪县江洪镇北草村东边角村东南田洞的小墩处(古时是小岛)的鲤鱼墩贝丘遗址,是一个东大西小的土墩,因形似鲤鱼而得名,相对高度约2米,现存面积约12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装饰物及贝壳。证明了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遂溪先民已经开始耕海了。“八千年夕阳/随鲤鱼落海/浪峰又升起太阳”洪三泰的《鲤鱼墩人》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渔民的耕海生活。

现如今,遂溪县海岸线长,港湾多,东面从黄略至建新海岸,南面从江洪至北潭港、界炮,合计全长145.7公里,有潮间带的浅海滩涂面积共有103.64平方公里。既有东海湾渔场、北部湾渔场的天然渔场,又有江洪、草潭、石角、北潭、乐民等渔港,渔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草潭镇内的角头沙海滩,从角头沙以北的沙滩起,往南沿海岸一直到草潭圩,东从下六红薯地起,西至角头沙海滩的东角,包括下六红薯地、旧庙、新文、路塘等,面积约11.07平方公里。这里有丰富的宋代窑群遗址和大面积的风景海滩。

遂(遂溪)

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历史上,遂溪形成了每年元宵年例的游鱼、舞龙狮等鱼祭海祭祈福的民俗文化。清朝《遂溪县志》有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子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火,打秋千,猜灯谜,士庶欢游达旦,日庆元宵。”遂溪的年例,起源宋朝,是土生土长的民俗,是岭南文化中鉴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其精神是敬天地祖宗,团结乡邻,互助爱亲。

人们千年的文明积淀来源于教育对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今天,重建的遂溪孔圣山孔庙,传承了遂溪人民对“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的崇拜以及对文化教育的敬仰,使得当地的民俗文化又重现在崭新的孔子文化城内。是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鱼龙永远在此山此水舞动,庇佑着这一方水土的人们。

为了迎接新年,孔子文化城举行了千人游鱼活动,鱼灯闪耀、烟花璀璨。元宵节,这里再次举行鱼龙舞游行,夜空中火树银花,流光溢彩。“鱼祭祈福”游鱼活动正式开始,醒狮在前面开路,大家高举着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鱼灯,从孔子文化城的仁济门出发,沿着文化城的主要景点巡游——“鱼游得水”“鱼跃龙门”“鱼龙腾飞”。这些鱼灯画上了眼睛、鳞片,五彩缤纷,鱼灯舞动起来摇头摆尾,闪闪发亮,栩栩如生,在黑夜中犹如一群群活生生的鱼在银河中畅游。游鱼队伍所到之处,烟花绽放,绚丽璀璨的焰火点亮了祥和的夜空,照亮了泛游的小船,天地交相辉映,美景层叠错落,古筝和鸣,悠然悦耳,一幅“天地共此景,人鱼乐同游”的景致,美得让人醉心。现场的许多游客也被这喜庆的氛围所感染,纷纷请求“让我举一下鱼灯吧”,或者舞起夜光龙加入游鱼队伍。

遂(遂溪)

遂溪是中国醒狮之乡,醒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醒狮表演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从明、清开始,就形成了习俗,并经历了起源于民间而生、植根于民间而荣、传承于现代而兴的发展过程。遂溪醒狮身披麟甲,有金、银、红、黄、黑、蓝诸多颜色,五彩缤纷。表演时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突出表现喜、怒、疑、惊、睡、醒等感情变化,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舞龙与醒狮一样,本来是先民祭拜海神时跳的一种舞蹈,后经演化兼有娱乐的性质。湛江龙的形式也有多样,除了最常见的布龙外,更多的是先民们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独特的“龙”,有勒古龙、草龙,有人搭人的人龙等等。在海滩或浅水的海边奔腾起舞,龙舞通过扭、转、穿、腾,沙飞水溅,大有翻江倒海之感,展现了渔民与大海搏斗的精神面貌。

遂溪的游鱼民俗结合了醒狮和舞龙,起源于北坡,形式多样,热闹祥和。孔子文化城内所游之鱼,基本是来自北坡民间艺人之手。现在,“游鱼”已经成为北坡和孔圣山一张闪亮的传统文化名片。

(二)一夜鱼龙舞

遂(遂溪)

很是眷恋那种乡村里举着鱼灯游四方的感觉。元宵节的晚上,我再次来到遂溪游鱼的起源地——北坡镇老圩,融入这原汁原味的灯海人潮中。

在老圩居住的每户人家,不分男女老少都有一人或多人参加游鱼活动,正月十四开始游鱼,元宵节的晚上达到高潮。老圩元宵游的“鱼”都是当地家家户户早早就裱制好的。鱼灯以竹为骨架,覆以棉纸,彩墨上色,彩绘鱼鳞,裱制出的鱼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鱼头、鱼身和鱼尾都能摆动,有的鱼嘴饰有双须,配有火焰喷管。小的鱼灯只有拳头般大小,大的却有一米多长。

七十多岁的吴建明老人的家在圩镇的路边。此刻,他在屋外正赶制一盏鱼灯。一条条竹篾,经老人的巧手,很快就制成了鱼的形状;裱上宣纸,涂上颜色,再把一支电筒安装上“鱼肚”内,一条“鱼”大功告成。

我们进村时,天还没全黑,村道已经开始热闹了。锣鼓山响,鞭炮和烟花此起彼伏,又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将鼓声湮没了。大街上,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鱼灯,小孩举着小鱼灯到处游荡,追逐着。

遂(遂溪)

晚上七点多,男女老幼,举着各色鱼灯,熙熙攘攘,会集于圩的婆庙前,结队巡游。这时,鞭炮齐鸣,锣鼓急促,伴有土炮炸开的闷响,游“鱼”开始了!舞龙、醒狮、舞鹰雄在前面开路,以立“三境”(以老圩的三街命名,即中华境、东华境、南华境)、游“鱼”为次序,仪式感很强。在锣鼓唢呐的导引下,只见一条条的大“鱼”小“鱼”悠然从庙门游出,摇头摆尾,穿行在狭窄的村道巷子里,且舞且游,为人们祈福纳吉。沿途,又有一盏盏分散的鱼灯汇聚加入,“明月满街流水远,春灯入望众星高。”鱼灯的队伍越来越长,真是壮观极了!

一柱柱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仙女散花般落下,“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彻了夜空,星星点点的亮光在村子里闪烁,满地红彤彤喜庆的炮纸呼应着鱼灯,从高处看,夜幕下鱼灯阵在嬉戏游走,灯影斑驳迷离,宛如一条条金龙在空中翻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星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此情此景,颇有《青玉案·元夕》中的意境。

遂(遂溪)

原来的游“鱼”是逐街逐户祈福后再回到婆庙,村民将鱼互相碰撞,直至最后一条鱼被蜡烛点燃才结束,来年再贝制新鱼灯参加游鱼。随着岁月的推移,游鱼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充实丰富。鱼腹内的烛光多改用电池灯光;游鱼最后仪式的互相碰撞,演变为比谁家制作的逼真,鱼灯可以保留到第二年再循环使用;鱼灯种类也由起初仅是鲤鱼一种,逐渐演增有各类鱼虾、神龟、青蛙、海星和当年的生肖等。

据介绍,北坡圩游“鱼”最早起源于清康熙年间。传说有一年春天,突然连降暴雨,雨水暴涨至北坡老圩所有的旱坡地,村民们在被雨水浸透的坡地上欢声鹊跃,小孩子在水中嬉戏。突然,成群结队的鲤鱼游到坡地边嬉水和觅食。有些村民便赶紧捕捉,此时,村民中有位长者大喊一声“不准捉,它们是水神,今天的雨水是它们带来的!”。此时此刻,意欲捉鱼者都停手。说来也怪,鱼儿根本不怕人,小孩子可以抱着鱼玩,大人们可以随便伸手摸鱼,出现了一幕人鱼共舞的欢庆景象。有了充沛的雨水,北坡老圩当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村民为了纪念这群鲤鱼,也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年年有余,便自发组织起来于每年元宵节晚上进行游“鱼”。三百多年来,代代相传,从未停歇。

听着传说故事,我们跟着澎湃的鼓点,跟着鱼灯游走。整个圩镇像一个不夜城,人流如鲫,热闹非凡。一个鱼灯的海洋,人的海洋,无数的鱼灯和无数的人聚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灯流人潮。

遂(遂溪)

吴建明老人坐在家门前看后辈们巡游,眼里透着欣慰。游“鱼”是湛江地区独一无二的民间瑰宝,裱制鱼灯也是北坡圩人的绝艺。老人裱了一辈子的鱼灯,直到今天,老人有空还在琢磨如何创新。但这种雷州半岛独特的民俗,也存在一丝隐忧。现在年轻人大多不会做鱼灯,这让老人担心不已。但老人内心非常坚定:“有空就向年轻人传授手艺,不能让绝活失传。”

游“鱼”仪式将近结束,高潮又一次被掀起。鱼嘴喷出火焰,礼炮、烟花撩动着空中的喧闹,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早春的寒冷在此时已经不存在了。游“鱼”,体现了遂溪人与海相依又与海相搏矛盾的一面,这是源自农耕文明的记忆,也是乡土湛江的浪漫。

遂(遂溪)

作者简介:支贤,笔名知然。现居湛江市。硕士、高级职称,省大中专院校教师职称高评委。中国教育作协理事、湛江作协副秘书长、红土诗社理事、中国教育报、湛江晚报专栏撰稿人。

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不代表喵趣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845-16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