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大杂烩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汉高祖刘邦,不过秦朝最基层的一个小吏,在秦末大乱之际,揭竿而起,借势而为,广纳天下豪杰,争雄天下,仅用数年时间,就消灭项羽,一统天下,当上了皇帝。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东汉思想家荀悦就在《汉纪》中评价刘邦说:“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由此可见,刘邦是个打仗的英雄,带队伍的高手,其王霸之才,权谋韬略,堪称前无古人,他的一生作为,深得历代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等人的钦佩和仰慕。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然而,这样一位荡平天下、廓清宇内、广纳豪杰、威加四海的皇帝,理顺了天下的关系,却没能理顺好后院的关系。他生前最宠爱戚夫人母子,曾动议废除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名位,扶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上位,竟不能如愿。刘邦去世后,吕雉大仅独揽,对戚夫人恨之入骨的她,将戚夫人母子双双杀害,酿成萧墙之祸、血光之灾。

刘邦精明一世,生前怎么不给自己最爱的人留条后路,是不想,还是不能?抑或情非利己呢?

一、吕、戚恩怨,皆因刘邦而起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甚至被自己的父亲骂作“无赖”。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反观吕雉,秀外慧中,家境优越,是一位千金小姐,典型的“白富美”。如此出身差异、门第悬殊的人,最后却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全赖吕雉的父亲。

刘邦出任泗水亭长处,与县里的官吏萧何、曹参、夏侯婴等成为了朋友。一次,萧何说最近从单父县来了一个叫吕文的人,与县令是好朋友,因在老家与人结仇,前来投靠。县令留下吕文一家在县城居住,要大家凑钱祝贺。

第二天,刘邦就赶到县城,到了吕文住地,萧何故意说,贺礼不足千钱的,在堂下就坐。刘邦什么也没说,在礼簿上写上万钱的“空头支票”让人送进去。吕文收到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出门相迎,吃饭时,还特意请刘邦坐首位。

后来,吕文就自作主张,将自己那漂亮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这一年,吕雉不到二十岁,而刘邦已经三十好几,大了整整15岁。

刘邦虽然不完全是泼皮无赖,但他行走江湖多年,惯看风月,纵情酒色场中也中是常事,吕雉之前,他曾与一曹氏女相好,并生下儿子刘肥。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吕雉嫁给刘邦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即后来的惠帝刘盈,女即鲁元长公主。

与吕雉结婚后,刘邦依旧好酒好色。

刘邦遇到戚夫人的时候,甚至是在彭城之战大败的逃跑路上,一天借宿戚家,正好遇到了二八年华、楚楚动人的戚氏女,于是,戚氏成了刘邦的菜,先封戚氏为姬,后封为夫人。

戚夫人姿色自然是艳丽无比,更不可多得的是,她还多才多艺,擅长舞蹈,甚至会吹箫。如此美人遇见风流的刘邦之后,立马把刘邦迷得神魂颠倒,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所以,刘邦有了关中根据地后,家里的事,全让吕雉打理,平时征战,却时时带着戚夫人相伴,卿卿我我,如胶似漆。

吕雉跟着刘邦打天下,颠沛流离的苦吃了不少,当年刘邦因私放戍卒,吕雉还替他背锅坐牢,受尽了凌辱。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家人都被项羽俘虏,吕雉自己受苦不说,还要照顾同为囚徒的公公。这样为刘邦所受的苦楚,真上不计其数。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然而,戚夫人一遇见刘邦,就直接坐享其成,这种天差地别,她会如何想?她肯定会怨刘邦,但是,她更会恨戚夫人。

女人的嫉妒可以伤人,女人的痛恨可以要命。

当戚夫人仗着刘邦对他的宠爱,通过娇滴滴的“枕头风”,吹得刘邦想废除时为皇后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名位,要立如意之时,吕后与戚夫人已经彻底决裂,二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只有你死我活。

二、刘邦对戚夫人的隐患并非完全无知,且留下后路

刘邦喜欢戚夫人和儿子如意,这都是真心的,为了确保母子二人在自己去世后能平安富贵的活下去,刘邦作了一些郑重安排。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一是派周昌出任如意的相国,意在保护戚夫人母子。

刘邦称帝七年,封如意为代王,九年,改封如意赵王,戚夫子随子就国。同时,刘邦还特委任汾阴侯周昌为赵相。

周昌讲话虽有点结巴,但性格耿直,敢在刘邦面前直谏,深受刘邦信赖。当时,如意刚刚十岁,刘邦派周昌为相,一则辅佐年幼的如意,二则作为受信任、有威望的大臣,他也有一定保全他们母子免受吕后的迫害的能力。

本不想去赵国为相,在刘邦反复劝说下才答应接受这个任务。周昌就是这样,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会尽心竭力,哪怕赴汤蹈火。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刘邦去世后,吕后果然准备收拾戚夫人母子,她派人去赵国召如意进京,周昌却让如意称疾不去,吕后连续三次派人逼如意出发,三次都被周昌挡了回去,这可见刘邦确实选中了人。

二是刘邦交待后事时,还不忘保护如意。刘邦病重期间,曾以父亲的身份,当面交待即将继位的刘盈,要她好好读书,礼贤下士,以德服人。而且反复交待,要保护好弟弟如意的安全,这几乎是给了戚夫人母子一个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因为刘盈是将来的皇帝,皇帝要保护谁,那还不容易?当然,至于最后保护不了,那是另外一回事,刘邦尽了自己的心。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三是要处死樊哙。樊哙是最早跟随刘邦举事的,与刘邦还是连襟,但刘邦临终竟痛下决心,派陈平周勃去追杀正在出征途中的樊哙。为什么?其意明显,扫除吕后羽翼,杀鸡儆猴,敲山震虎,避免吕后将来大权独揽,防止戚夫人母子遭受不测。

尽管刘邦的努力最终都证明白费了,但他毕竟努力了。

三、戚夫人果然结局悲惨,被吕后做成了“人彘”

虽然刘邦为戚夫人母子铺好了后路,但是奈何吕后手腕高明,到底还是把戚夫人母子杀了。

关于这段历史,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这样记载道:

“太后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钳,衣赭衣,令舂。遣使召赵王如意。使者三反,赵相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太后怒,先使人召昌。昌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帝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

(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冬,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年少,不能蚤起;太后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帝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喑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刘邦死后,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吕雉受封太后,大权在握,便把令来行,她安排人把戚夫人关在宫中专门关罪犯的永巷,剃去头发,带上刑具,穿上土红色的囚服,逼她干舂米的苦活。又派人去召赵王刘如意,使者三次往返,赵相周昌对使者说:“高帝生前把赵王嘱托给我,赵王年纪小,我听说吕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齐杀掉,我不敢让赵王去。而且赵王也病了,不能接受命令。”吕太后听到回报,大怒,便先派人去召周昌。周昌到了长安,才派人再去召如意。如意只得前来,还未到京,惠帝听说母亲要对赵王动手,亲自去霸上迎接如意,且与他同吃同住,按照父亲当年的交待,用这种方式,保护如意的安全。吕太后想杀掉如意,苦于找不到机会。

冬十二月,惠帝很早出去打猎,如意年纪小,不能早起,留在宫中。吕太后抓住这个机会,派人把如意毒死了。接着,吕太后又下令把戚夫人剁掉四肢,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使其聋掉,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使其哑掉,甚至还把脸划花,让人丢在茅厕里,让戚夫人任其痛苦死去,这就是“人彘”。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人彘这个酷刑,是吕太后专门为戚夫人发明的。所谓彘,就是猪的意思,人彘就是做成半人半猪的怪物。

吕太后不但对戚夫人狠,对亲生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将戚夫人活活折磨致死,这位变态的母亲,竟然在戚夫人未死之前,特意把身为皇帝的儿子叫到囚禁戚夫人的厕所,让他亲眼目睹这人不人鬼不鬼的“人彘”。刘盈看到这惨不忍睹的一幕后,呆若木鸡,后来派人转告母亲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 终不能治天下。”意思是说,你做的这些事,都不是人所能做出来的,我虽为皇帝,母亲狠毒至此,我还有什么脸去治理天下呢?

刘盈伤心不已,整天以酒买醉,纵情声色,透支身体,短短几年就去世了,年仅23岁。

所以,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真实,更深刻。

一部《资治通鉴》,写尽英雄豪杰,写尽帝王将相,写尽人生百态,写尽智略权谋,也写尽了人性的贪婪,人性的恶毒。

一部《资治通鉴》,是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从政经略的“权谋之书”,芸芸众生了解历史真相的“揭秘之书”。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很多人都喜欢看《资治通鉴》,看的次数最多的,要数主。席。他老人家看了十七遍,还曾批注过十七遍。

“一共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

当然,《资治通鉴》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没有古文功底,难免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如果这样,可以选择白话文的《资治通鉴》。

当然,白话文也存在一个翻译的好坏的问题,如果译者不好、版本不佳,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恰当、不精准,也不优美。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十本装《白话资治通鉴》,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先生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的27位教授、学者,历时三年合译而成的。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我们知道,台湾地区出了很多有名的词人,比如写出《菊花台》、《东风破》、《青花瓷》的方文山。

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国文功底扎实,因为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台湾地区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运动的时候。

当时台湾地区有一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专门负责推行国学,出版古籍。为了让普通学生和读者也能看懂史记和资治通鉴,他们就组织一批专家,编写了《白话资治通鉴》等书,推广国学。

这套书的译文紧贴原著,文字典雅简洁,不添枝加叶,不擅作发挥,让读者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完完整整的《资治通鉴》”。

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


刘邦为什么保护不了戚夫人(刘邦为什么没给戚夫人留后路)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

这套书出版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和著名作家台静农的联袂推荐。

这套《白话资治通鉴》一共十本,原价498,头条做活动208:

本文由站内用户发布,不代表喵趣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欢迎转载分享!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845-161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